欢乐的氛围中,有越来越多人对“苏超”“村超”等民间足球赛事产生了更深刻的思考和更多的期许:这些赛事能为中国足球带来怎样的启示与推动力?

小小足球如何助力体育强国梦

这个问题引发了无限的遐想。

“民间足球赛事能在多大程度上推动足球整体发展,这需要时间验证。然而,它所呈现出的积极影响已经显而易见。”业内人士指出,虽然业余足球赛在竞技水平上与职业足球赛存在明显差距,但它们在推动足球发展以及整个体育事业上具有相同的价值与意义。

最直接的影响,是足球氛围逐渐“热”了起来。

近日,江苏南通飞翔足球俱乐部的训练场上,一群八九岁的孩子正奔跑在绿茵场上,不遗余力地拼抢球权。场边的教练与家长专注地注视着,每一次传球与射门都会令他们鼓掌叫好。“我的女儿不到5岁时就开始踢球,最初只是为了锻炼身体,却没想到她越踢越喜欢。”南通市民叶子余兴奋地分享道,“因为‘苏超’,我们一家人时常一起看球,也让孩子练球的热情更高涨了。”

这一转变对俱乐部创始人曹翔而言感受更深。他透露:“往年暑期足球班大约有600名学员,今年受‘苏超’影响,这个数字迅速攀升至800人,身边讨论足球的人也多了许多。”

办了三年的“村超”,同样在校园足球中点燃了更多孩子的梦想与热情。榕江县车民小学党总支书记杨亚江指出,“全校57个班,每班都有一支男足队和一支女足队,孩子们踢球的激情显著提升。”以往全县踢球的学生仅有两三千人,如今“班超”的推进已经吸引了约3万名学生参与。

“从‘村超’到‘苏超’,再到‘赣超’‘桂超’等赛事,这些扎根于民间、贴近大众的活动正在为中国足球的发展探寻新道路。”南京市社科联主席曹劲松认为,不仅完善了中国足球竞赛体系,还普及了基层足球,使更多人热爱足球,同时助推了体育产业与地方经济发展,这是一次值得肯定的尝试。

在这样的浓厚氛围下,足球的人才培养正在悄然进行。

以“苏超”南通队为例,共有35名球员来自南通海门足球小镇的珂缔缘俱乐部。据俱乐部媒体负责人吉伟介绍,俱乐部成立之初仅有7名球员,经过多年发展,已成长为拥有从U7到U19的完整梯队培养体系,集约了200多名青少年球员、30余名持证教练,以及一支职业队,这在民间足球系统中实属亮眼。

今年,随着“苏超”引发的关注,江苏举办了20多年的“省长杯”青少年校园足球赛也迎来了2万多人的现场观赛规模。“球员们太需要这样的舞台了。”吉伟满怀感慨地说道,“不管是现场的呐喊声还是线上数千万人次的关注,这不仅锻炼了球员的抗压能力,更是他们追逐足球梦想的重要助力。”

在足球文化浓厚的南通,基层足球发展已经初见成效。珂缔缘俱乐部的第一批学员李贤成,现如今已成长为“苏超”南通队的队长,并逐步跻身职业比赛。他的成功故事成为当地足球发展的典范。而俱乐部创始人曹翔指着一位正在边场指导小学员的年轻教练,自豪地说:“那是我们以前的学员,大学毕业后,投身于足球教练事业。”曹翔强调:“让喜欢足球的人拥有更广阔的成长出路,是我们不懈的目标。”

这条更加宽广的道路,折射出体育热潮与体育产业的双向融合与验证。

足球等运动具备巨大的产业链延展潜力。从赛事本身,衍生出包括俱乐部管理、场馆租赁、广告营销、衍生产品开发等一系列经济活动,也在扩大体育消费的多样性。近年来,不仅足球赛事层出不穷,篮球、网球、冰雪等领域也在涌现大量赛事,让整个产业链充满生机。

小小足球如何助力体育强国梦

“大众体育体系为职业体育铺设了坚实基础。当青训教练、赛事运作、装备生产、保险服务等各类环节逐步形成产业链后,职业体育的经济价值也随之充分释放。”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孟庆延指出。